交流发言:以古鉴今扬正气,固本浚源树新风

VIP专免
2025-04-15
999+
26.1KB
5 页
88墨点
海报
侵权投诉
交流发言:以古鉴今扬正气,固本浚源树新
风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李冰父子以竹笼卵石筑都
江堰惠泽千年,张謇“实业为民”拓荒南通……中华五千年文
明史,无不镌刻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治世基因。从
《尚书》“民惟邦本”的治国箴言,到今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的落地生根,作风建设始终是贯通古今的政治命题。党员干部
应砥砺“永远在路上”的思想自觉,勤勉务实转作风、尽心履
职解民忧,扣正每一粒扣子、晒透每一张清单、做实每一次走
访,以实绩实效为“中国之治”夯基垒土、积厚成势。
转作风当以“绣花功夫”厚植为民情怀。北宋吕本中《官
箴》有言:“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此言
如镜,照见古今为官者的得失。然观当下,少数党员干部热衷
于热衷于数据造假,将孤寡老人的求助信息淹没在大量的虚假
民情档案中;有的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搞“形象工程”“面
子工程”,耗资百万“画壁千寻”却“不遮风雨”;有的将
“台账厚度”等同于“服务温度”,“民情台账”几十卷,真
正解决的民生问题却不足十分之一......说到底,还是政绩观错
位,把“为民”当口号,视“留痕”为政绩,面对复杂矛盾时
“不会绣花只会刷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深入贯彻中央
八项规定精神,要以“绣花功夫”校准价值坐标,真正把群众
的急难愁盼扛在肩上、放在心上,多当“跑堂员”记录民情,
多解决“鸡毛蒜皮”回应民声,“解剖麻雀“解民忧”、“精
准滴灌”办实事、“以文化人“聚民心,把惠民生、暖民心、
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转作风当以“铁脚板”破除虚功之弊。作风之变,重在务
实。回望历史,焦裕禄顶风冒雪走遍兰考 xxx 多个村庄,用
一双“铁脚板”丈量盐碱地,带领群众种泡桐、治风沙;孔繁
森扎根西藏高原,跋涉数万公里调研民生,将“人民公仆”四
字刻进雪域山川;杨善洲退休后扎根大亮山,22 年踏破草鞋
几十双,终将荒山变绿洲。他们以脚步为笔、以汗水为墨,揭
示了转作风的核心在于走出“虚功”的泥潭,以“铁脚板”的
韧劲和实劲,书写“实干为民”的生动篇章。新时代新征程,
党员干部要以“铁脚板”务实功。在实践中要调研求实,摒弃
“盆景式”考察,像焦裕禄那样“蹲下去看蚂蚁”,在田间地
头倾听民声,多钻“矛盾窝”、多解“棘手事”;落实扎实,
坚决杜绝“口号落实”“痕迹管理”等形式主义顽疾,杜绝浅
摘要:
展开>>
收起<<
交流发言:以古鉴今扬正气,固本浚源树新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李冰父子以竹笼卵石筑都江堰惠泽千年,张謇“实业为民”拓荒南通……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无不镌刻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治世基因。从《尚书》“民惟邦本”的治国箴言,到今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地生根,作风建设始终是贯通古今的政治命题。党员干部应砥砺“永远在路上”的思想自觉,勤勉务实转作风、尽心履职解民忧,扣正每一粒扣子、晒透每一张清单、做实每一次走访,以实绩实效为“中国之治”夯基垒土、积厚成势。转作风当以“绣花功夫”厚植为民情怀。北宋吕本中《官箴》有言:“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此言如镜,照见古今为官者的得失。然观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