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监督工作经验交流深化六项机制建设 提升监督质效

VIP专免
2025-04-25 999+ 28.01KB 11 页 88墨点 海报
侵权投诉
国企监督工作经验交流:深化“六项机制”
建设 提升监督质效
引言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下,
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有效的监督工作是国有
企业健康发展、防范风险、提升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为
了进一步提升国企监督工作的质效,深化“六项机制”建
设成为了关键举措。这“六项机制”涵盖了监督工作的多
个方面,从制度设计到执行落实,从协同配合到成果运用,
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国企监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
撑。
一、深化监督协同机制,凝聚监督合力
(一)构建大监督格局
国有企业应打破各监督部门之间的壁垒,建立起由纪检
监察、审计、财务、法务等多部门参与的大监督格局。明
确各部门在监督工作中的职责和分工,避免出现监督盲区
和重复监督的现象。例如,纪检监察部门侧重于对党员干
部的纪律监督,审计部门专注于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审
计,财务部门负责日常财务核算和资金监管,法务部门则
对合同签订和法律合规性进行审查。通过建立定期的联席
会议制度,各部门之间可以及时沟通信息,共享监督资源,
形成监督合力。
(二)加强内外监督协同
除了内部监督部门之间的协同,国有企业还应加强与外
部监督力量的合作。积极配合国资监管机构、审计机关、
税务部门等外部监督检查,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
督。同时,充分利用外部专业机构的力量,如聘请会计师
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进行专项审计和法律咨询,借助其
专业优势提升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例如,在重大投资
项目决策前,邀请外部专家进行风险评估和可行性论证,
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深化风险预警机制,防范重大风险
(一)建立风险识别体系
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战略,建立全面的
风险识别体系。通过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各类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点和风险等
可以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运用风险矩阵敏感
性分析等工,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例如,对于金
国有企业,应重点关注市场动对资产价值影响,建立
市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对于制业国有企业,应关注
材料价动、供应等风险。
(二)完善风险预警指标
据风险识别结果,制定应的风险预警指标。这些指
有可操作性和前性,能够及时反映企业面临的风
状况。例如,设定资债率比率、应收账款周
转率等财务指标作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当这些指标超
设定的阈值时,及时发出预警。同时,建立风险预警
信息系,实现对风险指标的实时监和动态调整。
)制定风险应对策略
同类的风险,制定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对于
风险事项,应采取规避、转移等措施;对于中风险事项,
可以采取降低、分等措施;对于风险事项,可以采取
接受、监等措。例如,对于市场风险,可以通过
、多化投资等方进行风险转移;对于信用风险,

标签: #经验交流

摘要:

国企监督工作经验交流:深化“六项机制”建设提升监督质效引言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下,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有效的监督工作是国有企业健康发展、防范风险、提升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为了进一步提升国企监督工作的质效,深化“六项机制”建设成为了关键举措。这“六项机制”涵盖了监督工作的多个方面,从制度设计到执行落实,从协同配合到成果运用,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国企监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一、深化监督协同机制,凝聚监督合力(一)构建大监督格局国有企业应打破各监督部门之间的壁垒,建立起由纪检监察、审计、财务、法务等多部门参与的大监督格局。明确各部门在监督工作中的职责和分工,避...

展开>> 收起<<
国企监督工作经验交流深化六项机制建设 提升监督质效.docx

共11页,预览4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 1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