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作风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清单(五个方面共15条)20250425

VIP专免
2025-04-26
999+
11.91KB
7 页
88墨点
海报
侵权投诉
2025 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查摆问题清单(五个方面共 15 条)
一、思想站位方面
(一)对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存在“表层化”“片面化”
倾向。虽然能够认识到八项规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点和动
员令,但在学习贯彻中仍存在“重形式轻内涵”的问题。例如,
将八项规定简单等同于“管住吃喝”“减少会议”,而忽视其
背后“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作风建设”的深层逻辑;对“由俭
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历史周期律警示理解不深刻,未能从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战略高度把握作风建设的
政治意义。在参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时,对“四风”隐
形变异、风腐一体等问题的分析多停留在案例层面,未能结合
国企改革攻坚期权力运行监督、亲清政商关系构建等实际深化
研究。
(二)政治站位不够高远,存在“本位主义”思维。在落
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时,有时从本单位局部利益出发搞“选择
性执行”。例如,在公务接待中,对上级单位或重要合作方存
在“超标准接待怕得罪人”“简化流程担心影响合作”的顾虑;
对集团内部巡视巡察反馈的“部分干部存在特权思想”问题,
整改时更多关注程序合规,而非从“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
上”的政治自觉上根治思想病灶。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中,
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成本压缩存在“保基本运转、缓长期
机制”的短视心理,未能体现“两个维护”的政治担当。
(三)贯彻落实的主动性不足,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
象。作为班子成员,在制度执行上存在“手电筒照别人不照自
己”的倾向。例如,对分管领域干部存在的“慵懒散拖”现象
批评教育多、动真碰硬少;对“关键少数”以外的普通党员日
常监督缺乏有效手段,导致个别部门出现“文件落实文件”
“会议贯彻会议”的形式主义苗头。在参加民主生活会时,对
班子其他成员提出的批评多集中于具体事务,而对其是否存在
“政治意识淡化、党的领导弱化”等根本性问题避重就轻。
二、工作作风方面
(一)调查研究“盆景化”,存在“预演式调研”“报喜
式总结”。在推动重点项目时,存在“调研路线提前设计、问
题对象提前筛选”的现象。例如,赴基层单位考察时,更倾向
于选择业绩突出的“样板车间”,而对亏损板块、矛盾集中的
部门调研频次不足;部分调研报告存在“数据包装”“案例拔
高”问题,对“员工持股计划争议”“供应链腐败风险”等敏
感问题避而不谈。在落实“大兴调查研究”部署中,更关注
“完成调研次数”的形式指标,而非“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效
标准。
(二)工作作风“官僚化”,存在“推拖绕躲”倾向。作
为分管经营的班子成员,面对历史遗留的债务纠纷、劳资矛盾
等问题,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消极心态;对职工代表提出
的“职称评定不透明”“绩效考核一刀切”等诉求,多以“制
度刚性”为由推诿,而非从优化治理体系角度破题。在跨部门
协作中,对涉及多部门利益的改革事项存在“击鼓传花”现象,
导致“首问负责制”空转。
(三)政策执行“机械化”,存在“重痕迹轻实效”问题
在落实“为基层减负”要求时,片面强调“文件数量压减比
例”“会议时长缩短幅度”等量化指标,而对“是否真正解决
一线问题”关注不足。例如,某部门为应对考核,将 3份文件
合并为 1份印发,但内容空泛、缺乏操作性;在“数字化转
型”推进中,过度依赖“线上留痕”,导致基层人员耗费大量
精力填表报数,反而加重负担。
三、严守纪律规矩方面
(一)“微腐败”风险意识淡薄,存在“温水煮青蛙”隐
患。对“小节无害论”警惕不足,存在参加供应商“工作餐”、
收受合作单位“纪念茶饼”等模糊地带行为;对分管领域干部
存在的“捎带报销”“虚列差旅”等问题,存在“法不责众”
的放任心理。在落实“亲属回避”制度时,对配偶参与企业招
标代理业务未主动申报,存在“打擦边球”侥幸思想。
(二)权力运行“任性化”,存在“决策一言堂”“用人
近亲化”倾向。在“三重一大”事项决策中,对专业意见听取
不充分,如某重大设备采购未严格执行集体决策程序;在干部
选拔时,对“身边人”“老同事”存在隐性照顾,导致“能者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5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清单(五个方面共15条)一、思想站位方面(一)对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存在“表层化”“片面化”倾向。虽然能够认识到八项规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点和动员令,但在学习贯彻中仍存在“重形式轻内涵”的问题。例如,将八项规定简单等同于“管住吃喝”“减少会议”,而忽视其背后“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作风建设”的深层逻辑;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历史周期律警示理解不深刻,未能从“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战略高度把握作风建设的政治意义。在参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时,对“四风”隐形变异、风腐一体等问题的分析多停留在案例层面,未能结合国企改革攻坚期权力运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