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创新思维

VIP专免
2025-04-28
999+
14.96KB
12 页
88墨点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讲稿:创新思维
党的 XX 大提出:“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
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
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
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
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
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支撑。在强国建设、民
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不断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彻底摆脱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
的惯性思维,以敢为人先的锐气、敢闯进禁区的勇气和敢作善
为的担当,不断开拓新的方向、开辟新的路径、开启新的征程、
开创新的未来。
一、创新决胜未来
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就是说
新话、干新事,就是用区别于传统、区别于他人的方式分析、
解决问题。创新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取得一个长期稳定发
展的基础、环境和条件,更好推动社会进步。把创新运用到思
维领域,就形成了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就是破除迷信,超越
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战国
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商鞅“徙木立信”,以创新的思路和举
措取信于民、推行新政,使当时的秦国迅速强大起来,同为改
革家的王安石后来赋诗盛赞“商鞅能令政必行”,其作其为堪
称坚持和运用创新思维的典范。纵观天下,人们总是习惯于在
“脚面水平趟”的熟悉地带徘徊,很难突破长期形成的思维定
式和路径依赖。对此,邓小平同志严肃指出:“走不出一条新
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而要走出一条新路,就必须培养创
新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就是坚持运用创新
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开创新局面、开拓新境界、开
辟新天地的能力。党的 XX 大报告强调:“紧跟时代步伐,顺
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
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
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这一重要论述,深刻
揭示了创新思维能力的深刻内涵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本质要
求。“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只有养成了创新思维
习惯、具备了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在思想上破旧立新、行动上
推陈出新、实践中守正创新,不断增强工作的开拓性、创造性
和胜任力,从而更好地闯新路辟新途、说新话干新事、谋新局
谱新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决胜未来。”创新活动源
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成效取决于创新思维能力;重视
创新思维才能推动创新,善于创新才能赢得主动,拥有创新思
维能力才能拥有光明可期有未来。因此,创新思维能力是包括
领导干部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党的十八大
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发
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反复强调“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
竞争”,要求全党“坚持创新思维,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
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
革创新”。2013 年5月,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习
近平总书记告诫广大青年“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
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
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2014 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
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
勉励“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
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
2015 年3月,在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坚持合作共赢的创新思维,共同把握好两国关系的重
要机 遇 , 进 一 步 拓 展 双 边 、地区 和 全 球 层 面 的 互 利 合
作。”2018 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
“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2020 年11
月,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
提出:“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锐意创新的勇
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2021 年1月,在
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许多全球性挑
战的有力武器,也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必由之路。”2022 年5月,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勉励广大青年“要做刻苦
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2023 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讲稿:创新思维党的XX大提出:“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支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彻底摆脱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以敢为人先的锐气、敢闯进禁区的勇气和敢作善为的担当,不断开拓新的方向、开辟新的路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