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文旅活动推介会上的致辞

VIP专免
2025-04-28
999+
13.47KB
8 页
88墨点
海报
侵权投诉
在全县文旅活动推介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的风,带着草木的清芬;今天的云,游弋在湛蓝的天
际;今天的我们,相聚在这方充满诗意的土地上,只为赴一场
与山水的约会、与人文的重逢。首先,请允许我以家乡的名义,
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文旅界的同仁、媒体界的朋友,致以
最诚挚的欢迎!欢迎你们走进这片藏着故事与风景的土地——
让我们在晨露沾衣的茶园里,在暮鼓悠扬的古巷中,在碧波荡
漾的湖光里,共同翻开我县文旅的动人篇章。
一、山水入画,这里有浑然天成的诗意栖居
当第一缕阳光掠过海拔 1200 米的青螺山顶,漫山的杜鹃
便着了胭脂;当最后一滴秋雨坠入镜月湖,层层叠叠的涟漪便
晕染出山水的眉眼。我县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大自然最偏爱的
画布,泼墨处是峰峦叠翠,留白处是溪水潺潺,皴擦处是田园
阡陌,点染处是烟霞云雾。
峰谷之间,藏着天地的平仄。绵延百公里的苍梧山脉,是
大地书写的磅礴诗篇。主峰“望仙台”直插云霄,登临绝顶,
可见云海翻涌如万马奔腾,群峰隐现似蓬莱仙岛,清代诗人李
渔曾在此留下“到此方知天地宽”的惊叹。而藏于深谷的翡翠
峡,更是造物主的秘境——300 米高的垂直飞瀑如白练悬空,
10 公里长的峡谷溪流清澈见底,每一块被流水打磨的岩石都刻
着光阴的故事,每一片在风中舒展的蕨类植物都带着原始的呼
吸。春可观峡谷杜鹃映山红,夏可戏清凉溪水觅萤火,秋可赏
层林尽染漫山彩,冬可品雾凇冰挂琉璃世界,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河湖之畔,流淌着时光的韵律。128 平方公里的镜月湖,
像一枚镶嵌在大地上的蓝宝石。湖面平静时,蓝天白云、青山
绿树皆倒映其中,分不清天上人间;微风拂过时,细浪追逐着
湖岸,拍打出细碎的银鳞;夕阳西下时,余晖将湖水染成金红
色,归帆点点似浮动的剪影。沿湖而建的20 公里生态绿道,
是骑行与漫步的天堂,累了便可在临湖的木栈道上静坐,看水
鸟掠过水面,听渔歌飘向远方。更值得一提的是湖中央的“白
鹭岛”,每年春夏,万只白鹭在此栖息繁衍,羽翼翻飞间,构
成“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生动图景。
田园之上,铺展着生活的画卷。在山与湖之间,散落着
127 个如珍珠般的村落。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错落有致,青石
铺就的小巷蜿蜒曲折,门前的老槐树撑起浓荫,屋后的菜园种
着时蔬。春天的油菜花田像金色的地毯,夏天的荷塘飘着醉人
的清香,秋天的稻田翻涌着金色的波浪,冬天的炊烟升起在黛
色的山尖。在这里,你可以住进村民改造的民宿,清晨跟着阿
婆去茶园采一捧新茶,午后坐在老祠堂的天井里听一段非遗戏
曲,傍晚和村民们围炉而坐,尝一口刚出锅的农家腊肉,感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诗意。
二、人文铸魂,这里有穿越千年的文明回响
如果说山水是我县的形,那么人文便是我县的魂。这片土
地孕育了璀璨的文化,从史前文明的篝火到近代革命的烽烟,
从文人墨客的诗卷到民间匠人的手艺,每一处遗迹、每一个习
俗、每一件文物,都是文明的密码,等待着人们去解读、去聆
听。
历史遗迹:触摸时光的年轮。距今4500 年的龙山文化遗
址,出土的黑陶器皿上,刻着祖先对生活的热爱;始建于唐代
的开元寺,大雄宝殿的飞檐斗拱间,藏着古人的建筑智慧;明
清时期的徽商古街,青石板路上的深深车辙,诉说着曾经的商
贾繁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红枫古渡”,这里曾是古代丝绸
之路的重要水陆码头,如今仍保留着完整的古码头、古驿站和
古商铺,漫步其间,仿佛能听见马帮的铃铛声、商船的号子声
在时空深处回荡。而作为革命老区,我县还留存着23 处红色
旧址,红军长征时留下的标语、战壕,以及革命烈士纪念馆里
的珍贵文物,都在无声地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成为传
承红色基因的生动课堂。
非遗技艺:绽放传统的光芒。我县拥有12 项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每一项都是手工技艺的活化石。“青瓷烧制技
艺”传承千年,匠人以泥土为纸、火焰为笔,在 1300℃的窑
火中淬炼出“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绝美釉色;“刺绣香囊”讲
究“以针代笔,以线传情”,每一朵绣花都蕴含着吉祥的寓意,
是母亲送给待嫁女儿的深情祝福;“木版年画”采用传统水印
技法,色彩浓烈、造型夸张,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寓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全县文旅活动推介会上的致辞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的风,带着草木的清芬;今天的云,游弋在湛蓝的天际;今天的我们,相聚在这方充满诗意的土地上,只为赴一场与山水的约会、与人文的重逢。首先,请允许我以家乡的名义,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文旅界的同仁、媒体界的朋友,致以最诚挚的欢迎!欢迎你们走进这片藏着故事与风景的土地——让我们在晨露沾衣的茶园里,在暮鼓悠扬的古巷中,在碧波荡漾的湖光里,共同翻开我县文旅的动人篇章。一、山水入画,这里有浑然天成的诗意栖居当第一缕阳光掠过海拔1200米的青螺山顶,漫山的杜鹃便着了胭脂;当最后一滴秋雨坠入镜月湖,层层叠叠的涟漪便晕染出山水的眉眼。我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