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主题党课讲稿:以高质量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2025-05-03
999+
32.41KB
10 页
88墨点
海报
侵权投诉
高质量发展主题党课讲稿:以高质量法治保障
高质量发展
一、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法治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
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高质量发展”的首次提出。
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高
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
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
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
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高度概括了
高质量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个特点。
2024 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
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
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首要任务。”《决定》还强调,“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
保障”,必须“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
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
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
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
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对高质量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有更
深刻的认识。什么是高质量的法治?第一,高质量法治是贯通
所有环节的高质量法治,所谓的环节一般包括立法、执法、司
法、守法等。第二,高质量法治是覆盖所有领域的高质量法治。
第三,高质量法治是关乎所有层次的高质量法治。
二、法治发展与创新发展
高质量发展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所以,高质量发展应该是
发展型的法治,同时具有创新的特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创新方面有诸多论述,提
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
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
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
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
产力”。
以数据为例,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的核心引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
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
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
决定报酬的机制。”这是中央文件首次将“数据”作为生产要
素。但是目前,我们在以数据为生产要素相关领域的法律制度
尚不健全,比如,数据确权问题。
202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
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提出:“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
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可以
说,至此我们确立了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
在数字经济领域,我们同样需要新的法律、法规来应对。
比如,人工智能能否成为法律主体?在现阶段,社会对这一问
题还有很大争议。
三、法治发展与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比如政府与市场的协调、中央与
地方的协调、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
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协调、供需协调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系统观念,处
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
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
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在实践中,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面临诸多挑战。当
市场失灵时,需要及时用法治的手段加以规范;政府失灵时还
需要通过法治手段加以防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到,要“建立权责清晰、
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
力,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完善财政转
移支付体系,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
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
在制定金融法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
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强化
监管责任和问责制度,加强中央和地方监管协同”。
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协调中,我们要通过促进民营经济
的发展来协调公有制、非公有制的关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决定》指出,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
为什么要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发
展不断壮大。据统计,2012 年到2023 年,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
总量由 79.4%提高至92.3%,个体工商户由4000 余万户增加至
1.24 亿户,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年均增长 11.1%,占全国进出口
总额的比重由 30%左右增长至50%以上。2019 年开始,民营企
业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 在此背景下,民营经济的
继续发展,就需要通过制定法律来保护和促进。2024 年,在
《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 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民营经济促进
法被列入立法计划。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还提到,要“防止和纠正利
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健全依法甄别纠正涉企冤错
案件机制”。这个问题的提出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也有非常积
摘要:
展开>>
收起<<
高质量发展主题党课讲稿:以高质量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一、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法治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高质量发展”的首次提出。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高度概括了高质量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个特点。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