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事业单位机构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5-05-03
999+
34.16KB
7 页
88墨点
海报
侵权投诉
某县事业单位机构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掌握全县事业单位运行现状,合理界定和划分职权
范围,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适时对相应的机构和编制进行
动态调整,重新拟定事业单位“三定”工作,从 4月上旬开始,
我办组织力量分系统分期对全县事业单位运行的总体情况、机
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情况、人员结构等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
调研,调研采取全面摸排、按系统走访、现场查看资料、与职
工面对面交流、座谈会等方式,查找问题症结,对接意见建议,
提出思路对策。调研情况如下:
一、事业单位现状
截止目前,共完成农业、民政、交通、统计、水利、工会
发改、文广文旅、教体、国土、林业、住建 12 个部门 92 个事
业单位的调研(含部分国土所、学校),科级事业单位 52 个;
按经费形式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76 个,差额拨款事业单位 7
个,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9个;农林水事业单位 29 个、教育事业
单位 16 个、文化事业单位 5个、民政及社会福利事业单位 13
个,国土、住建事业单位 26 个。
全县共核定事业编制 6623 名,92 个事业单位共核定事业编
制4751 名(含中小学),其中财政拨款 4662 名,自收自支 89
名。从编制分布的情况来看,农林水系统核定事业编制 754 名,
占全县总数的 11.4%;文化领域核定事业编制 89 名,占 1.3%,
民政社会福利系统核定事业编制 293 名,占 4.4%;教育系统核
定事业编制 3490 名,占 52.7%。除教育系统以外,其他事业单
位基本全部满编,部分单位甚至超编。
近年来,为盘活机构编制资源,实现机构编制有增有减,
促进事业单位强化服务职能,编办除严控机构编制事项外,始
终在事业单位的“撤、并、转、改”上下功夫,按照上级文件
精神和我县实际,在不同行业持续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比如
在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国土、文化领域进行过农业推广
体制、农村公路管理、国有林场、国土资源等改革,将电影发
行放映公司、文工团等、科学技术中心、地名办等常年无人的
空壳机构或者不再具备事业属性的单位进行了撤销,对国有林
场、米仓山自然保护区、房产交易、房产管理等职能相近的单
位进行了整合,将草业中心、公路测设队等单位整体转型,履
行新的服务职责,对农业推广体系进行了重新设置等等,除政
策性改革外,一些主管部门也站在本部门的角度上自发进行过
改革,比如农业局将下属事业单位良种猪场、繁殖农场等单位
改为企业等等,通过这些“撤、并、转、改”来实现机构个数
及编制有增有减,增减平衡,保障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及社
会民生事业的编制需求。
二、事业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编制及人员的供需矛盾极其突出。我县的编制总量
核定于90 年代,多年来总量只因政策原因进行过微调,但变动
不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各事
业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新的职能,但事业编制未增,目前,
仅12 个部门 92 家事业单位的编制缺口约在120 名左右,供需
脱节使幼儿教育、文广文旅、发改等领域和一些承担着执法职
能的事业单位编制严重短缺,编制的短缺导致人员不足,除了
本部门的业务工作以外,各事业单位还要承担党建、财务、扶
贫等工作,需要专人履职,在调研的过程中,绝大部分事业单
位都强烈要求增加编制,编制压力极大。
(二)借调人员严重。经过几轮政府机构改革及中央关于
机构编制只减不增、总体不超 2012 年的要求,我县各部门严控
机构编制事项,不断消化超编人员,但由于编制本身偏少、退
居二线占编及各种新生职能的增加,使各主管部门的人员极其
紧张,在无法有效增加行政编制的情况下,只能从下属事业单
位借调人员,事业单位为了满足工作需要又从别的事业单位借
调,借调与被借,造成人员管理混乱,考核奖励等也不同程度
地出现问题,虽然我县出台了《借调人员管理办法》进行规范,
但主管部门的编制需求突出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三)部分差额及自收自支性事业单位难以为继。在调研
的事业单位中,这部分事业单位共 16 个,成立时间各不相同,
最早成立于 1957 年,有的单位经费性质经历多次变更,但最终
被定为差额或自收自支,都是因为具有部分经营或者收费项目,
随着事业发展,特别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推出一系列简政放
权、转变政府职能措施,大量行政事业性收费逐步被取消,没
被取消的也基本实行了收支两条线,但差额事业单位的办公经
费财政不预算,因此这些事业单位为了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耗
费了大量精力。具有经营性质的,因自身体量小、无资质优势
还受困于体制内事业单位的纪律要求,无法开拓业务,与社会
机构的业务能力和范围相较,差距越拉越大,难以形成有效竞
争,目前,部分单位仅靠主管部门照顾维持运行,这些行为与
当前“放管服”政策相违背,今后生存难度将会越来越大。此
外,按省市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行红线管理,不允许进人,
差额事业单位实行黄线管理,严控进人”的要求,这部分事业
单位大都空编较多,造成编制资源浪费。
(四)改革的遗留问题。以农村公路管理局为例,20XX
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由交通局牵头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
制进行改革,要求管养分离,分离后,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农村
公路路政管理、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及公路行业信息等工作,实
行全额财政供养,属养护的则推向社会,成立养护机构,面向
社会竞争,但因为当时改革没有到位,留下了遗留问题,过去
的问题没有解决,现在想要解决更是难上加难,随着财政体制、
项目经费使用的不断规范及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这部分事业
单位的包袱越来越重,内部容易产生不稳定因素,事业发展受
到影响。
(五)其他一些问题。一是行政委托执法不够规范。在调
摘要:
展开>>
收起<<
某县事业单位机构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为全面掌握全县事业单位运行现状,合理界定和划分职权范围,盘活用好机构编制资源,适时对相应的机构和编制进行动态调整,重新拟定事业单位“三定”工作,从4月上旬开始,我办组织力量分系统分期对全县事业单位运行的总体情况、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情况、人员结构等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调研,调研采取全面摸排、按系统走访、现场查看资料、与职工面对面交流、座谈会等方式,查找问题症结,对接意见建议,提出思路对策。调研情况如下:一、事业单位现状截止目前,共完成农业、民政、交通、统计、水利、工会发改、文广文旅、教体、国土、林业、住建12个部门92个事业单位的调研(含部分国土所、学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