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办主任在2025年学习教育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

2025-05-07
999+
27.73KB
7 页
88墨点
海报
侵权投诉
县委办主任在 2025 年学习教育读书班上的研
讨发言
同志们:
十二年前,中央八项规定如惊雷破空,拉开了新时代全面
从严治党的大幕。十二年来,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
变局”,重塑党风政风、涤荡社风民风,成为我们党取信于民
的“金色名片”。身处县域治理一线,我深刻体会到,八项规
定不仅是作风建设的“标尺”,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利器”。
县委办公室作为党委的“中枢神经”,既要当好八项规定的坚
定执行者,更要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推动者。下面,我从
“对标硬规矩、锤炼真本领、答好民生卷”三个方面,结合工
作实际,谈一谈学习贯彻的思考与实践。
一、对标“铁律戒尺”,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作风积
弊
(一)狠刹“虚浮风”,让工作从“纸面文章”回归“田
间实践”。中央八项规定剑指形式主义要害,而基层最常见的
形式主义,莫过于“重留痕轻实效”。在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
个别干部习惯用“材料落实”代替“实地落实”,用“报表数
据”掩盖“真问题”。对此,我们以“去虚求实”为突破口,
推行“三不三直”调研法: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
直奔乡村振兴示范村、直奔产业项目现场、直奔群众家中。在
谋划特色种植产业时,摒弃“闭门造车”式规划,组织干部连
续两周驻村蹲点,与农户同吃同住,摸清土壤条件、市场需求
和技术短板,最终制定出贴合实际的产业方案。同时,精简会
议文件,实行“无会月”制度,将更多时间留给干部下沉一线,
让政策落地生根。
(二)破除“官僚病”,让权力从“机关大院”贴近“百
姓心间”。八项规定强调密切联系群众,但在基层,“门难进、
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我们以“换位体验”为
抓手,开展“当一天村干部”“办一件民生事”活动,让机关
干部走进村委会、站在服务窗口,亲身体验群众办事的痛点。
针对群众反映的惠农补贴申领流程繁琐问题,我们推动部门协
同,将“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实现线上“一键申
报”。同时,建立“民情直通车”机制,要求班子成员每月至
少一次到乡镇接访,现场协调解决宅基地纠纷、饮水安全等问
题,让群众感受到干部就在身边、服务就在眼前。
(三)拧紧“廉洁阀”,让纪律从“耳边提醒”化作
“行动自觉”。基层微腐败直接损害群众利益,八项规定划定
的廉洁红线,正是守护群众“奶酪”的关键。我们紧盯乡村振
兴资金使用、项目招标等风险点,创新“三查三审”监督模式:
村自查、镇普查、县抽查,项目初审、财务联审、纪委终审。
比如,在农村道路硬化工程中,通过全程公开招标、村民代表
监督、第三方审计,杜绝“关系工程”“回扣工程”。同时,
开展“家风助廉”活动,组织干部家属签订廉洁承诺书,参观
警示教育基地,以家庭“小切口”筑牢廉政“大防线”,让廉
洁成为干部家庭的共同信仰。
二、锤炼“实干本领”,以攻坚克难的担当服务发展大
局
(一)锻造“铁肩膀”,在急难险重中锤炼“硬作风”。
八项规定倡导的务实作风,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的实绩上。
面对乡村振兴中的“硬骨头”,我们推行“揭榜挂帅”机制,
对产业招商、环境整治等难点任务,鼓励干部主动领题、包干
负责。比如,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一名年轻干部主动请
缨,带领团队吃住在工地,协调解决土地流转、机械调配等问
题,提前完成建设任务。同时,建立“一线练兵”制度,选派
标签: #学习教育
摘要:
展开>>
收起<<
县委办主任在2025年学习教育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同志们:十二年前,中央八项规定如惊雷破空,拉开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幕。十二年来,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重塑党风政风、涤荡社风民风,成为我们党取信于民的“金色名片”。身处县域治理一线,我深刻体会到,八项规定不仅是作风建设的“标尺”,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利器”。县委办公室作为党委的“中枢神经”,既要当好八项规定的坚定执行者,更要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推动者。下面,我从“对标硬规矩、锤炼真本领、答好民生卷”三个方面,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学习贯彻的思考与实践。一、对标“铁律戒尺”,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作风积弊(一)狠刹“虚浮风”,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