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

2025-05-17
999+
30.5KB
4 页
88墨点
海报
侵权投诉
2025 年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在庄严的国旗下共同迎来中华传
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在这片朝阳初升、万物蓬勃的校园里,
借着节日的氛围,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那些承载千年历史的文化
记忆,感受节日背后的家国情怀与人文温度。
一、追忆先贤,激扬家国之志
提到端午节,便无法绕开一个伟大的名字——屈原。他不
是神话中的人物,却活成了传奇。在战国纷争的年代,他心系
家国、忠贞不渝,却因政局动荡被流放。面对国破家亡,他毅
然以身殉国,将生命化作汨罗江上的一声长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对理想的执
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他对百姓的怜悯。
屈原的死不是绝望的终点,而是精神的升华。他用一腔热血,
把端午节镌刻成了中华民族精神图谱中的一页浓墨重彩。
正因为这份情怀,民间自发地用龙舟驱邪、以粽子寄思,
每年五月初五,不仅仅是纪念,更是一种传承,一种对忠诚、
正义、理想与信念的敬畏。
二、粽叶飘香,传承家庭温情
除了对历史的追思,端午节还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日子。
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那一只只飘着清香的粽子。南北口味虽
不同,但包裹其中的,都是家人团聚的温暖。
北方的枣粽,甜中带香;南方的咸粽,滋味丰厚。包粽子
不仅仅是制作美食,更是一代代人手心中传递的情感。母亲巧
手折叶、祖母耐心缠绳、孩子在一旁打下手,一家人围坐桌前,
谈笑风生。那是传统,更是亲情的延续。
曾听一位同学说,自己小时候不会包粽子,每次都包成“三
角怪”,但奶奶却总笑着说:“怪也好,是你自己动手做的。”那
些带着弯弯扁扁小疤的粽子,成了他童年记忆里最暖的味道。
三、龙舟竞渡,映照奋进之魂
每逢端午,江面上最热闹的就是龙舟赛。船如利箭,水声
如雷,一桨一鼓,节节向前。那是速度的比拼,更是意志的较
量。龙舟上的每一次划动,都体现出团队的协作,每一声鼓点,
都响彻奋勇拼搏的号角。
有人说:“龙舟划得不是江水,是精神。”这种精神,正是
当代青少年所需的拼劲与担当。无论是学习上的突破,还是生
活中的挑战,唯有团结协作、坚持不懈,方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四、多彩民俗,涵养文化自信
端午节的魅力,不止于粽子和龙舟。还有挂艾草、佩香囊
饮雄黄酒等诸多习俗,每一项看似寻常的传统,都是古人智慧
的积淀。
艾草驱虫避邪,香囊寓意平安,雄黄酒寄托健康……这些
源自生活、服务生活的民俗,也正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敬天
爱人”的真实写照。正是这些点滴习俗,构成了我们民族最质朴
的生活哲学,也构筑起我们的文化自信。
如今,虽然城市楼宇林立,节奏飞快,但只要在心中保有
这份仪式感,哪怕一个简单的粽子、一束门口的艾草,也足以
唤起我们对传统的敬意。
五、薪火相传,做文化的守望者
今天的我们,正处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时代。在享受现代
科技带来的便利之余,也应扛起文化传承的责任。不是每个人
都要成为文化学者,但每个人都可以做文化的守望者。
当我们了解端午的历史、熟知粽子的寓意、参与龙舟的竞
技时,就是在和千百年前的祖先对话,就是在为这份文化续写
新篇。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过节”,更是“懂节”“爱节”“传节”。
亲爱的同学们,文化不是刻板的传承,而是生活中的点点
滴滴,是一次节日的欢聚,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是一份精神的
标签: #端午节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5年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在庄严的国旗下共同迎来中华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在这片朝阳初升、万物蓬勃的校园里,借着节日的氛围,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那些承载千年历史的文化记忆,感受节日背后的家国情怀与人文温度。一、追忆先贤,激扬家国之志提到端午节,便无法绕开一个伟大的名字——屈原。他不是神话中的人物,却活成了传奇。在战国纷争的年代,他心系家国、忠贞不渝,却因政局动荡被流放。面对国破家亡,他毅然以身殉国,将生命化作汨罗江上的一声长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对理想的执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他对百姓的怜悯。屈原的死不...